CH
  • EN
  • CH
首页 协会动态 行业资讯
回首工业百年征程,那些令人惊叹的“中国奇迹”
 发布时间: 2021-07-05 15:28:10
来源:原创 郭俐君 中国工业报

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.5%,环比增长2.01%;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7.2%,是2013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值;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1.2%和39.9%……

2021年一季度工业数据显示,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出稳定恢复、稳中加固、稳中向好的“三稳”态势。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,工业可持续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稳固,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有力,供给质量和产业竞争力不断优化提升。

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,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,创造了经济发展的“中国奇迹”。

2020年,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,工业增加值达31.3万亿元,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,制造业的占比比重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%。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取得重大突破,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“并跑”“领跑”阶段,技术创新加快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、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持续加强,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,新技术新业态新应用层出不穷,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、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交会点上,工业经济的良好开局显得格外有意义。

快速推进工业化的中国智慧

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“一辆汽车、一架飞机、一辆坦克、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”,到如今建成门类齐全、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,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,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总体规模、创新能力、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经过多年砥砺奋进,中国工业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,为人类社会贡献了快速推进工业化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

上世纪50年代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、60年代的三线建设布局、70年代的两次大规模技术引进,我国基本建立了独立的、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。改革开放后,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,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,民营经济一步步由弱到强,对外开放合作深入开展,逐步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。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地增长,高技术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,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。

在党的领导下,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。新中国成立后,我们党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心,针对不同阶段的形势任务,实施正确的战略举措。毛泽东同志指出,“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,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”,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。邓小平同志指出,“中国式的现代化,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。”江泽民同志指出,“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,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、经济效益好、资源消耗低、环境污染少、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。”胡锦涛同志指出,“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,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,适应市场需求变化,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,积极发展结构优化、技术先进、清洁安全、附加值高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。”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同志指出,“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,我国是个大国,必须发展实体经济,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、提高制造业水平,不能脱实向虚”,强调“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,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”,并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,全面开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伟大征程。


与此同时,中国坚持深化改革,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。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,既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,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;又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企业家的作用,鼓励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,推动各类企业家发挥聪明才智,各展其能、竞相发展。此外,中国坚持扩大开放,全面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;坚持创新驱动,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;坚持融合发展,抓住信息革命重大机遇;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积极培育强大的国内市场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我国工业由小到大、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,走在了新的历史征程上。

聚焦世界关注的中国奇迹

从工业家底一穷二白到建成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,从技术跟跑模仿创新到科技领跑自主创新,中国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惊鸿一跃。

根据世界银行数据,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,跻身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,中国工业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。在世界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,有220余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据全球第一。

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的建设,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了工业部门,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经过70年的发展,目前我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、207个工业中类、666个工业小类,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,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企业作为我国创新的主体,不断加大研发投入。在此推动下,我国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,成为促进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。一些技术由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甚至向“领跑”迈进,如发电设备、输变电设备、轨道交通设备、通讯设备等产业均已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,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,制造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。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,目前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80个,各种类型的工业APP的数量超过35万个,有力支撑了产业提质降本增效。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.2万亿元,占GDP比重为38.6%,年均增速达11.3%,目前位居世界第二。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为我国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此外,我国中小企业、民营企业蓬勃发展,从小到大,由弱到强,在增加就业、稳定增长、促进创新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,作为国民经济生力军的作用也日益凸显。数据显示,中小企业、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50%以上的税收、60%以上的GDP、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%以上的劳动力就业。

整体来看,我国工业总量快速增长,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;工业国际地位显著提升,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;工业行业结构持续优化,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;工业技术进步扎实推进,两化融合日益深化;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,绿色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;工业对外贸易量质齐升,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,中国力量正塑造世界经济新格局。


迸发强劲生命力的中国方案

  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。目前,我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,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加快落地,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,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。这些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、注入强劲动力,也将进一步检验中国制造的韧性,拷问中国制造的能力,推动工业经济加速转型。

此前,在党的领导下,中国坚持深化改革,不断解放工业生产力;坚持对外开放,成功融入全球产业体系;坚持“五化协同”,走新型工业化道路;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,构建“有效市场”+“有为政府”;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,探索适宜的区域工业化路径,并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
经过多年拼搏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,我国工业成功实现了由小到大、由弱到强的历史大跨越,使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,中国工业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具体来看,工业生产突飞猛进,经济实力显著增强;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,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;工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,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;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,一些技术已从跟跑到领跑;企业研发力量不断增强,研发成果日益丰硕。

与此同时,我国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,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。旧中国,我国工业部门残缺不全,只有采矿业、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。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产业政策,对工业经济内部结构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,我国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,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中优化升级,建立了门类比较健全的工业体系。
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。建国以来,我国传统工业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,不断通过淘汰落后产能,加快技术改造等实现产业升级、脱胎换骨。
  新兴产业不断加快孕育发展。建国初期至上世纪90年代,我国工业结构是以钢铁、建材、农副食品、纺织等传统行业为主。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,我国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,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,新动能加快孕育发展,工业经济不断向中高端迈进。

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展加快,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,“互联网+制造业”新模式不断涌现,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迈出实质步伐。

显然,多年发展形成的庞大产业规模、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、配套健全的供应链网络、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和具有开拓精神的实业家等5个要素决定了中国制造业潜力依然巨大。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度发展、内需潜力持续释放,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,我国工业将进入更高质量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新时期。

目前,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。站在全新的历史节点,必须继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,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,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,要全面系统梳理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,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,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不断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、实现新突破。

Baidu
map